如何變得更好?


德偉是大學最後一年的學生,正忙著準備即將來臨的考試。一天下午,當他在圖書館溫習時,一位曾與他閒聊過幾次的朋友樂婷來找他,問了一個讓他感到驚訝的問題。樂婷是個身材嬌小,樣子可愛,笑容甜美的女孩。那天,她將德偉拉到一旁,認真地問他說:「你是否能告訴我,我要怎樣才能變得更好?」

德偉不知道說什麼才好,因為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這樣的問題。他不太確定地說:「我不知道。你想改變什麼呢? 」

樂婷聳聳肩,沒再詳加解釋,他們也沒有再談下去。

過後的幾年,德偉遇到很多像樂婷一樣的人,他們都想變得更好。例如:黛薇想更專注自己的學業;安妮一直想好好地控制自己的壞脾氣;王成總是遲到,他的朋友都對此感到厭煩,因為不想再等他,便不再約他出去,王成開始感到孤單,希望自己能有所改變。

另一位是善武,他不擅長交朋友,他的同事們似乎總是與他保持距離。善武相信若要和同事們做朋友,自己就必須要給他們帶來利益。他說:「這就是世界的法則。」德偉則認為善武或許可能矯枉過正了。

德偉知道自己也需要改變。他常常對人感到厭煩,且懷著強烈的憤怒。然而,因為他生性內向,所以很少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,但悶在心裡讓他更不舒服。

更糟糕的是,德偉還很容易感到憂慮。他常常半夜醒來,反复想著自己的問題。自己是否懼怕失敗和衝突?他是不是完美主義者,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?還是因為自己不想令其他人失望?這些問題都一再困擾著他。

努力作出改變

像德偉一樣,我們都希望能有所改變,變得更漂亮,更高挑,更強壯,更有自信,不再吸煙或不再遲到,在學業或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現。

總有一些改變是很困難的,甚至是不可能辦到的。

為了得到這樣的改變,我們可能會變得更專注或更有紀律。我們可能嘗試結交新朋友、學習更好地表達自己,學習放鬆等等。我們也可能在健身房裡努力鍛煉身體,或報讀課程學習新技巧。

但總有一些改變是很困難的,甚至是不可能辦到的。因為這些改變牽涉到我們的性格,我們的思想、感受,也牽涉到我們的生活信念,即我們認為自己該如何生活。

比方說,想要排憂解悶,我們是否只要做一些有趣的事,或與有趣的人相聚,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呢?或是還有更深層的問題呢?我們的生活是否需要一個目標或方向?我們是否需要有所期待或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?我們是否必須這樣,才能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呢?

在這似乎存在很多不公義的世界中,我們怎能不氣憤呢?

又比如說憤怒這種情緒,我們是否只需要壓抑自己的感受、少批評別人、對別人友善溫和就行了?這或許可行,但我們也可能會擔心自己祂人佔便宜,或讓人覺得我們放棄了受尊重的權利。想一想駕車時被別人魯莽地切入車道,或是有人對你說了難聽的話,你會有什麼感受?我們是否能持續以善報惡?或總是慷慨大方?在這似乎存在很多不公義的世界中,我們怎能不氣憤呢?

那麼焦慮的問題呢?當然我們可以試著凡事往好的方面想,學習順其自然。然而,不理會困難,並不等於困難就會離你而去。我們需要更徹底地改變以面對焦慮的問題。試想,如果我們的內心有一份保障,知道即使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,但終將會好起來,那會有何不同呢?

我們都渴望被人讚賞或得到接納,但是否穿上更好的衣服或改變形象,心願就可以滿足呢?還是我們仍然害怕自己不夠好,害怕美貌瞬間即逝,或是擔心自己辜負別人的期望呢?倘若我們渴望被愛及被欣賞,而有人願意接納我們本來的面貌,甚至還願意幫助我們變得更好,那又會如何呢?

改變心思和意念

對許多人來說,渴望改變是源於一種信念,即相信事情可以變得更好,甚至是達到完美。有時我們會覺得生命有缺陷或者哪裡出了差錯,以致於我們不能像自己所要的那樣好,生活也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美滿。

但試想想,如果無論我們外表如何,在某人眼中我們都是十分寶貴的,人生將會多麼不同啊!想像一下,我們不再懼怕將會發生的事,因為某人有能力掌管我們的生命。再想想,我們的生命將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方向,也知道生存的目的及死後將要往何處去。

聽起來是不是不太可能呢?其實這些事在聖經裡都有提到,這本書正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礎。雖然聖經早在幾千年前已寫成,但其中記載的都是有關人類的事,而從古至今人類仍舊沒什麼改變。

上帝創造了人類,祂看他們為甚好,並親自看顧他們。

聖經告訴我們,有一位創造天地的上帝,祂也創造了人類。祂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,因此人能夠與祂、他人及萬物有良好和愛的關係。上帝創造了人類,祂看他們為甚好,並親自看顧他們。上帝也讓他們分擔治理大地及所有生物的工作,這是一份意義匪淺、收穫良多、喜悅無比的工作。因此,人類的始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: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造,他們能與上帝和好、與彼此和諧共處,他們有了歸屬感以及被接納的安全感。

這是上帝給予人類原本的計劃,就是與祂有良好的關係,並與他一同治理所有的受造物。

可惜這個美好的計劃被破壞了。因為人類選擇我行我素,而拒絕了這位賜他們生命的上帝。於是,人的生命中就有了恐懼和焦慮,也失去了與上帝之間美好關係所帶來的安全感,他們開始擔心自己不夠好,或擔心被其他人拒絕。他們也開始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。

但上帝並沒有放棄人類。聖經告訴我們,上帝為了要使世人的心思意念迴轉向祂,於是祂親自來到這世上成為人,祂就是耶穌基督。

耶穌活在世上時,曾親身關心和看顧許多人,並且想幫助他們脫離困境。耶穌所給予他們的,不僅僅是改造他們的性格或行為,祂賜給他們的是一個新的生命,一個能帶來永久改變的新生命。

有一次,耶穌遇到一個正在井邊打水的婦人,這個婦人過去一直過著可恥的生活。當時耶穌經過長途跋涉,又累又渴,就向她要水喝。過後,耶穌為了幫助這名婦人擺脫過去不好的行為,便將這婦人所取得的水與祂所賜的新生命相比,並告訴她說:「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;人若喝我所賜的水,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湧流的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(約翰福音4章13-14節)

耶穌的話在這婦人的內心深處迴盪。她急忙撇下水罐,興奮地跑回去告訴家人及朋友關於耶穌的事。她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,並且看到自己的生命能如何得到真正的改變。

很多人相信耶穌基督之後,因為上帝的幫助而經歷了改變,不是外表的改變,而是由內而外產生了變化。例如他們會感到喜樂,行善也成為自然而然的事。聖經提到一位名叫保羅的人,他一開始與耶穌為敵,但後來卻成為耶穌忠實的跟隨者,他說:「如果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經過去,你看,都變成新的了!」(哥林多後書5章17節)

唯有上帝可以由內而外改變我們。

唯有上帝可以由內而外改變我們。而且祂十分樂意使我們得著改變,因為這與祂原本的計劃相符。祂創造我們是要我們與他有美好的關係,因此祂想與我們重新聯結,恢復美好的關係。祂向我們保證:「我來了,是要使羊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(約翰福音10章10節)

若我們求告耶穌,祂會幫助我們變得更好。祂也會讓我們看見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,明白我們原先被造的目的。我們也能向耶穌求助,讓他給我們力量及勇氣來面對自身的軟弱及缺點,而且在整個改變的過程中,祂一直愛著我們。

當然我們還是會面對人生的挑戰,但耶穌的同在將使我們得安慰:祂會在你我身邊,幫助我們面對恐懼、焦慮及混亂。他會賜下平安,並讓我們知道活著的目的就是與上帝建立美好和充滿愛的關係。如果我們恢復與上帝的關係,即表示不管別人接納我們與否,你我仍然有個永遠的保證,那就是上帝深愛且重視我們。


本文章乃蒙版權持有人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靈命日糧事工允准印刷。版權所有,不得翻印。
作者: 吳清廉

作者

免責聲明: 本網站上的文章和感言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。本網站所載的任何資料,包括但不限於文字、圖形、圖像及其他資料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上的任何材料均不能替代專業的財務或醫療建議。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身體狀況或治療的問題,請尋求醫生或心理健康護理人員的建議。

類似帖子

幫你找當地教會

第一次經歷基督教信仰?正在尋找可以了解基督教的教會?搬到一個新的城市,需要找到一個健康的教會?
平安路上希望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聚會地點。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