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對失業的反應是什麼?


何去何從?失業中重見曙光: 四個部分的第二部分

人是很複雜的,包含好幾個層面,當我們思考人對失業的反應時,每一個層面都有其值得探討之處。

情感方面的反應

每一個人對於失業的反應都不相同,但通常都有一些共同點。大多數的人都需要經歷一番痛苦的歷程,就是大家所知的「庫伯勒-羅斯悲傷週期」(KüblerRoss Grief Cycle),這一歷程分幾個階段來處理情感的傷痛。有時候,失業的人一開始是震驚和否認,繼之是憤怒和壓抑內心的感受,接著可能是沮喪,繼而測試實際可行之解決方案,最終接受所發生的事。在採取重要的下一步之前,需要適當處理每一個階段。如果有人在幾週或幾個月後,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下退回到前一個階段,也不要覺得詫異。

剛開始時,大多數人會有深深的憂慮。他們會立即想到經濟問題,包括房子的貸款,以及其他財務上的各種負擔。有些人還有孩子在大學讀書,會有額外的負擔。那些家中有特殊醫療需要的人,失業不僅讓他們失去薪資,也喪失了他們健保的福利。這恐怕會成為一個極重的負擔。事實上,有一些雇主甚至沒有提供最基本的資遣費,這無疑會加重人們的擔憂和恐懼。

然而,最困擾大多數人的,其實是一些最根本的問題,包括:

  • 我現在該怎麼辦?
  • 我要怎麼付我的那些賬單?
  • 我要怎麼供養我的家人?
  •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,我到哪裡能找到另一份工作呢?
  • 我該如何著手去尋找下一份工作?
  • 我失業的日子會持續多久?
  • 我下一份工作,能得到像前一份工作那樣的待遇嗎?
  • 在這種混亂中,上帝在哪裡?

重要的是,你從一開始就要明白,你已經坐上了情感的雲霄飛車。生活變化如此之大,人必定會經歷情緒上的大起大落。若你覺得不會這樣,那就有些天真了。 

你會有很多的挫折感和遺棄感,但又混雜不少的希望、可能性,以及各種雄心壯志。你應對每天的壓力,包括接踵而至的找工作,會不斷經歷情緒上的上下起伏。你要不斷在找工作的苦差中打轉,委實是一大挑戰。每一次熬到面試的機會時,你也要有心理準備,你或許拿不到那份工作。之後,一切又得重頭再來。        

在此波失業中,你如何看自己? 今天的就業市場,與幾年前大相徑庭。以前對於失業的人,人們多少會有一些誤解或沒有事實根據的臆測。人們會以為那些失業的人大概是做錯了什麼事,所以才沒保住飯碗。

今天,這樣的臆測完全消失了。失業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。任何時候,公司或機構只要出現領導層的變動、合併、兼購,或是業績滑落,僱員都免不了落入任人宰割的命運。

今天你換工作,或失掉工作,再也沒有過去的恥辱標記。許多很優秀的人,之前有很好的工作,現在也失去了工作。不幸的是,這種情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。

「求職之路」是新澤西的一家顧問公司,該公司的傑瑞·克里斯賓這麼說:「你會百分之百地淡出就業市場嗎? 只有當你死了或退休了才會這樣。 」

任何時候,公司或機構只要出現領導層的變動、合併、兼購,或是業績滑落,僱員都免不了落入任人宰割的命運。

在今天這種經濟情勢下,失業潮還會繼續。每一個人都會認識一些被解僱的人,或是未充分就業的人。基於這一點,每個人都應有一個備用計劃。再說,天下沒有鐵飯碗的工作。所以每個人都應準備一份最新的履歷表,建構一個活躍的人際關係,以及一份備用計劃的對策。

事實上,在這個節奏飛快、變幻不定而又競爭激烈的世界上,企業機構都盡心竭力地想保有員工。但有時如果企業沒有做一些必要的調整措施,競爭力就會下降,或是喪失生存能力,而員工通常都是犧牲者。 「如果公司不改變,就等死吧!」 這是今日業界的符咒。

人際關係的應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當面臨失業時,情感上的掙扎已經夠難受了,還要面對那些因你的失業而受影響的人,更是雪上加霜。要處理這些人際關係,也有幾個問題要考慮。

跟家人說什麼? 大多數失業的人,主要的(也是立即會想到的)擔憂之一是他們回家後,怎麼向這些最親近的人宣布這一消息,就是告訴他們的配偶、直系親屬,以及親近的朋友。需要留意的是,你告訴他們的方式通常會主導他們的反應。

例如,如果你宣布這個消息時情緒激動,態度憤怒,言辭激烈,你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反應。在告訴他們這項消息之前,重要的是,你得審慎思考你的遣詞用字、聲調,以及隱藏在後面的情緒。

在告訴他們這個令人痛心悲傷的消息時,關鍵是要盡量真誠,如實相告。在離開辦公室之前,先打個電話回家也許很管用,告訴他們:「我剛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。 公司有一些變化,而他們不再需要我了。 我不久就回家,我們再來討論。 我會告訴你更詳細的經過。」 這通電話只是純粹傳達事實,不會激起情緒的連鎖反應。      

當我知道自己失業時,我過了二十分鐘才打電話給我妻子。打這通電話不容易,但你必須與你所愛的人,一步一步地一同走過這樣的失落。你需要讓他們知道,即便你深受傷害,但你還可以應付。

有時候,最好不要在同一時間讓全家人知道這一消息。先考慮與你的配偶私下談一談,這樣你們可以一起討論,並肩走過這趟艱難之旅。   

在你開始告訴他們這項不好的消息時,要讓你的配偶感覺到你的態度鎮靜、有節制,而不是驚惶失措。你可以這樣說:「我們可以度過這一難關,俗話說:『危機就是轉機。』 我們會有辦法的,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。 讓我們把它視為一個機會,可以展開我們生活的新篇章。 說不定會有一些好事兒在等著我們呢?」 

一旦你和你的配偶站在了同一陣線,你就可以跟孩子們談(如果你有孩子,而他們仍然住在家裡)。你可以簡單地這麼說:「我不再為某某公司工作了。 他們的發展方向不需要我再為他們效力了,所以我要在職場中尋找其他的機會。」 要向他們保證你沒有問題。記著,如果你過於情緒化,就會讓他們產生不必要的焦慮,甚至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。

職場生涯包含許多的階段和步驟,有時候需要好幾個停歇站。一份特定的工作,只是職場生涯中的一小步。在今天的職場中,不論男女,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二十五年或更長的時間,其機率日益稀少。

實際上,今天的年輕人開始他們的職場生涯時,都有一種假設,就是他們在一生中會轉換十到十五份工作,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的情況。這種新的心態,就是所謂的職場管理的一部分。

儘管如此,當我們被迫面對工作上的改變時,失業的衝擊仍然是一件沉重的負擔。

你失業後,會如何應對周圍的人? 首先,要謹慎選擇你要傾訴的對象。如果你需要發洩一下,要找一個你非常信任的人。不要讓一般泛泛之交看到你受傷沮喪的樣子。要謹記的是,可能下一分鐘你就會找到另一份工作了,所以要打起精神來。

你也許會聽到一些話,像是「你找到工作了嗎?」 或是「我以為你早就找到一份新工作了。」 你已經很難過了,然而還聽到有人做這樣麻木不仁的議論,甚至會嘲笑你,那是很傷人的。

可能下一分鐘你就會找到另一份工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坦白地說,有時人們不了解(或者不在意)他們的話會多麼傷人。你必須找到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回應,或是根本不回應。

另外有一些情況,人們也許是真心想鼓勵你,卻無意說出一些不適當的或是傷人的話,比如:「哦,那家公司橫豎都成不了氣候。 你應該感激離開那裡了。」 不管背後的動機是什麼,這話仍然傷人。但我要再次強調,最佳之道是別懷疑他們的動機,並努力向前走。

在任何情形下,失業都是一種痛苦的體驗,它不僅僅是情緒和關係上的事情,也是一段屬靈旅程的開端。

屬靈的回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面對失業的挑戰時,許多人會質疑上帝在其中的角色。他們會懷疑上帝是否關心他們,甚或是上帝促成了這次的危機。這會讓他們質疑上帝,也質疑他們自己。當我丟了工作時,我也不由自主地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:   「在這種狀況中,我對上帝的期望是什麼?」 我在二十出頭時就接受了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,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學會了應對艱難的不同方法。

講到我所面對的危機,我的信仰和觀點給了我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它。我可以合理地問:「我對上帝的期望是什麼?」          

我的信仰頗有小孩的樣式,所以我相信上帝會眷顧我。不論是失業、家人去世,或是疾病要把我撂倒,我仍然相信我在上帝的手中。這種信心讓我保持平衡,並讓我能相信上帝,而非不斷地質問為什麼上帝允許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。

但不幸的是,我看許多經歷危機的人,在幾個月或幾年之後,仍然在問為什麼上帝讓這些事發生。他們仍然深陷泥沼之中,沒有任何進展。

但上帝通常不會回答為什麼──祂也不需要回答。祂雖然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向世人來顯明祂自己,但祂仍然是上帝,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祂或祂的方式。但我堅信,不管是生是死,祂都會眷顧我。

我不讓自己淹沒在各種「為什麼」之中,反而自問:「我從這裡能學到什麼?」

我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,有時候我會遭遇挫折,會被欺凌、被踐踏。但是,我不讓自己淹沒在各種「為什麼」之中,反而自問:「我從這裡能學到什麼?」 

透過人生的掙扎,我希望我的信心能夠堅固,在繼續前進時,視野能更高更寬闊,對上帝的信心更堅深。

「在這些事上,我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?」 上帝祝福我,賜給我好頭腦和充沛的資源。我知道我必須開始尋找一條新途徑,來使用祂賜給我的才華和技能。我需要前瞻,而不是後顧。

我知道在我的生命中,是上帝在掌握方向盤。事實上,這一體驗更新了我對上帝的倚靠。有時候,我覺得自己比較獨立自主了,以為自己能掌控所發生的事。但我的失業提醒了我,要完全倚靠上帝。

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行動。上帝坐在駕駛座上,我知道祂會供應我的需要。但我也知道,我有責任辛勤工作,努力達到我的目標。

 但最終看來,上帝並沒有期待我們今天立即解決所有的事或所有的問題。祂只是期待我們盡力而為,並信靠祂。

實際的回應

找工作是一個過程,有幾個循序漸進的步驟。概括來說就是,首先「向內看」,然後「向外看」,之後「向前行」。

向內看。 很有用的第一步,就是要評估你是誰、你是什麼樣的人。你要誠實地面對自己,然後,藉著與你所信任的人討論,測試一下你對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。

以前若作過個人的評估,尤其有用。

講到「向內看」,你也應該觀察評估你是什麼樣的人。不久後,你要把自己當作一種「產品」去「推銷」,所以你應該盡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自己。開始可以自問自答這些問題:

  • 我如何應對逆境、壞消息,以及變化?
  • 我這個人是容易積極樂觀還是容易消極悲觀?
  • 我是否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,還是一個能重整旗鼓, 繼續前進的人?我的抗壓性如何?
  • 我生命的價值觀和優先級為何?我的原則是什麼?
  • 我是一個領導者還是追隨者?我是策劃者,還是執行者?
  • 我在職場會有什麼樣的貢獻?
  • 我擅長的是什麼?在工作中,什麼使我振奮、讓我覺得充實?
  • 我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?與別人共事會激勵我,還是會讓我筋疲力盡?我最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文化?
  • 我希望進入哪些行業?哪些行業我不想去碰?
  • 我想為營利的、還是非營利的機構工作?
  • 什麼是我的驅動力?是金錢、意義,還是快樂?
  • 我願意為工作離家多遠?我願意搬家到另一個城市去嗎?

在你撰寫履歷或去面試以前,有許多問題可以回答。不論如何,關鍵在於「認識你自己」。

向外看。 下一步,除了自己之外,評估你的支持:

  • 誰是我信任的人?
  • 誰是我可以依靠的朋友?
  • 有哪些我參與的團體可以協助我?         

那些身邊沒有親人、沒有教會,而且獨自居住的人,當他們失業時,更容易憂鬱,或是更糟。建立並培育一個堅實的人脈,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。這層關係網能保護人遠離孤獨,避免陷入更深的掙扎。

另外,你還要有在職場專業領域的人脈,這和之前所說的支持是不同的。你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並鼓勵你應對前面的挑戰,但你在職場方面的人脈能成為你通往新機會的橋樑:

  • 在各行各業中,你認識哪些可以聯繫或會面的人?
  • 他們能提供給你更多的門路嗎?
你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並鼓勵你應對前面的挑戰,但你在職場方面的人脈能成為你通往新機會的橋樑。

福特•梅耶(Ford Myers)是《即使公司不僱新人,你仍能得到想要的工作》(Get The Job You Want, Even When No One's Hiring)一書的作者,他說「人在工作過渡期間的首要行動」,就是建立人脈關係。即重新聯繫你大學時的朋友、以前工作的同事、甚至社區中失業的人。

坐下來,列出朋友、同事和舊識的名單,以及你和他們聯繫的方式。研究顯示,大多數的工作(70%的工作),是通過人脈關係找到的。

開始蒐集研究那些需要雇人的企業和機構,尤其是那些在增長中的企業和機構。

  • 在你感興趣的行業中,有哪些發展趨勢?
  • 對於你所考慮的機構,你能有什麼貢獻?

有些資源會提供誰要雇人、什麼工作現在需要人的信息,要善加利用。透過瀏覽公司的網頁來研究該公司,因為公司的招聘訊息,通常會在刊登廣告之前貼在網頁上。在開始找工作之際,你只需要動動手指,用電腦上網,就能搜索到大量有用的資源。

這也許意味著你要轉到不同的行業。所以,作為「向外看」的一部分,你應該查訪什麼公司要雇人、你有哪些技能可以轉用到新的行業,以及你需要有哪些額外的技能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?

你也可以看看廣告欄,但請記住,只有17%到20% 要雇人的工作登在廣告欄上。如果你不擴大搜尋範圍,你將會錯過就業市場的關鍵區域,那就是「隱藏的就業市場」這一區域。

大約有80%的好工作,都在「隱藏的就業市場」中。 「隱藏的就業市場」需要的是人脈關係和大量的人際交流,要常和別人交流,進而發現工作機會。

如果你屬於一家教會、一個專業團體、一個社區協會,甚至是家長會,你就有了人脈關係。

你也許會以為自己沒有什麼人脈關係,但其實你有。也許你的人脈關係不是很廣,但如果你屬於一家教會、一個專業團體、一個社區協會,甚至是家長會,你就有了人脈關係。       

在人脈關係裡,你不是向人要求一份工作,你只是問問他們關於當地行業的一些問題,以及社區中發生的事情。你可以問問一些趨勢走向、人們是否喜歡他們的工作,以及哪些地方可能會招聘。

例如,如果你知道教會有人在健康衛生單位工作,而你對那個行業有興趣,在閒談中就可以問問情況。

這能幫助你得到許多需要的信息,說不定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事呢。記住,你只是一個暫時離開工作的人。所以當你跟人談話時,並不是去求一份工作,但你可以給人留下一個積極進取的印象。一旦那個人聽說或了解你要的是什麼,看到你的價值,任何事情就都有可能發生。事實上,大多數的好工作,都是這樣發現的。

在你「向外看」、建立你的資源網之際,要記住,你與創造主的關係才是你最重要的資源。在你遭遇艱難困苦時,要知道你的生命和家人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手中,這能帶給你最大的信心和希望,因為我們的上帝既不睡覺,也不打盹。在你行經苦難之際,要知道與祂同行不僅僅是一種良好的感覺。上帝關心你,你與祂的關係是你最重要、最有意義的事。

以上所說的都是「向外看」的步驟,也是「向前行」的第一步。現在你要透過擋風玻璃往前看,不要看後視鏡。

向前行。 在「向內看」、「向外看」之後,你要開始向前行了。你不能再流連往事了。 「向前行」的過程,包括安排建立人脈關係的會面、寄送履歷表、與公司企業聯絡,以及參加面試。你的車子也許會成為你的新辦公室。

在你「向前行」之際,有幾項實際的事應該知道: 照顧你自己。因為找工作過程中的嚴格要求,你需要集中註意力照顧好自己,包括情感方面、身體方面,以及靈命方面。實踐證明,做運動是在承受重壓期間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要有規律地做運動,跑步、慢跑、走路、游泳,或是其他任何一項運動都行之有效。如果你過重、看起來外型不勻稱,潛在的雇主會怎麼評價你呢?要確保自己的飲食健康,並要持之以恆。利用找工作的時間,重新鍛煉塑造你自己。

與人聯繫。與你真正信任的一、兩個人談談。你的牧師有空嗎?你有一些朋友可以經常見面嗎?           

親近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與他們分享一切。讓他們幫助你。如果必要,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。

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。記著,找工作是一個過程。有些人以為找工作是容易的事,但因沒有做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,他們至終會變得像車輪空轉一般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沒有好好花時間去思考其中的過程。

任何一個過程,都有一系列的步驟。如果你試圖省略一些步驟,想一步到位「向前行」,不久你會發現自己猶如車輪空轉,什麼都沒有發生。至終你要回到原點,全部重頭再來。在此強調的是要有心理準備。你必須計劃你的工作,並致力完成你的計劃。

準備好表現你自己。我經常告訴別人,一旦你們著手找工作,你必須站在市場推銷員的立場來思考一切,這個推銷員正在推銷一種產品。在你找工作的事上,你就是那產品。你必須徹底了解這件產品(就是你自己),然後準備一個推銷計劃,把產品推到市場上,完成交易。

例如,如果你要賣牙刷,你就得熟悉牙刷所有的細節。這是「向內看」這個過程的一部分,之後就是「向外看」,並把內、外結合起來做一個推銷計劃,然後是

「向前行」,把你自己推到市場上去銷售。

就如牙刷一般,你要推銷的產品(就是你自己)有一些特點和優勢,可以作為賣點。在找工作的競爭中,什麼能讓你比其他所有的“牙刷”更突出呢?           

設計一份履歷表。 「向前行」的另一個關鍵步驟,就是設計一份你個人的履歷表。在你「向內看」的階段,如果你已經做好了自我評估的工作,現在你就要來介紹你自己的一切了。一份履歷表應該是一張准確而吸引人的「快照」,能反映出你人生現階段的情景。

設計一份履歷表,也是這一過程中重要而實際的部分。當你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時,這份履歷表能給你一種成就感並增添信心。

有些人認為,履歷表不過是羅列你曾在哪里工作、你做過什麼工作而已。但實際上,這並非履歷表的精華所在。當然啦,履歷表要包括你過去做過什麼,這倒是不假,但履歷表也應該包括你對該機構的潛在價值。為什麼呢?因為那是你的下一個雇主想要知道的,你會對這份工作有什麼貢獻?           

再想一下牙刷的模擬。製造牙刷的工廠那麼多,想一下,為什麼別人會想買你的牙刷而不買其他人的呢?      

再者,在此過程中,有一關鍵要點是你要了解你自己,並且找出你能帶給該機構的益處和為其服務的獨特技能。與其說你為某個企業工作,做過那些的工作,你更應該說你在為某企業工作時,你做過什麼事——比如為公司設計一個特定的流程,讓該公司省了一大筆錢。這樣就能展示作為一個員工的價值,而不只是僅僅羅列你做過什麼事而已。

履歷表不僅是羅列你曾在哪里工作、你做過什麼工作而已。 ...... 履歷表也應該包括你對該機構的潛在價值。

安排面試。最後,「向前行」意味著你得開始安排面試了。你在書桌前或廚房的餐桌上做了許多文字工作。現在你得走出去,這時要付諸行動了。現在是打電話給人、與人約會見面的時候了。

找工作本身是一份全職工作。若只坐在家裡,等著電腦通知你什麼事情,你不會找到工作的,尤其是在現今的經濟形勢下,更是如此。

但許多人對於找工作仍心存恐懼,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。如果你的個性又內向或害羞,可能就更難了。一個人如果是外向的個性,就會更有精力外出、與人見面、建立人脈網,而且很有活力。但如果你是內向的個性,聽到你得像推銷產品一樣「推銷」自己,我敢說你在心裡已經開始打退堂鼓了。不管是什麼個性,你都得強迫自己走出去,大膽去做這些事。

在你安排面試時,要確保你做了足夠的研究,真正地了解你所申請的工作。單單這種認知,就能讓你侃侃而談自己對該機構的價值。

這是「向前行」的關鍵部分,要相信你在此過程中所付出的時間與努力都會有收穫。但即便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,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。

如果說今天的經濟環境還沒有教會我們任何東西,至少它已經向我們表明,我們曾經認為很可靠的一些事,今天遠沒有那麼可靠了。我們甚至會發現自己也納悶,今天是否還有什麼可靠的事情呢?


何去何從?失業中重見曙光

本文章乃蒙版權持有人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靈命日糧事工允准印刷。版權所有,不得翻印。

作者: 戴維.埃格納查克·費里茲馬

作者

免責聲明: 本網站上的文章和感言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。本網站所載的任何資料,包括但不限於文字、圖形、圖像及其他資料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上的任何材料均不能替代專業的財務或醫療建議。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身體狀況或治療的問題,請尋求醫生或心理健康護理人員的建議。

類似帖子

幫你找當地教會

第一次經歷基督教信仰?正在尋找可以了解基督教的教會?搬到一個新的城市,需要找到一個健康的教會?
平安路上希望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聚會地點。 .